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
《岳阳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3日(此件主动公开)
岳阳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减负
(一)稳定扩大就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抓好援企稳岗政策落实,持续开展“返乡有‘礼’·‘技’送千家”、“一乡一主播”巾帼电商创业等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劳动者以技能提升带动收入提升。2025年,全市开展重点领域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9500人次以上,建设创业赋能中心20个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金额不低于10亿元。[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教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本条及以下责任单位均包括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不再重复列举]
(二)助力农民增收。加大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以工代赈实施力度,扩大劳务报酬发放规模。深入开展消费帮扶,支持重点产区建设,助力农民增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推动大宗消费品更新升级
(三)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接续实施汽车、家电、家装厨卫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数码3C产品购新补贴,充分发挥上级专项资金对消费的撬动效益。探索“政企双补·全城换新”的岳阳模式,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以旧换新配套促消费活动。推进以旧换新政策宣传解读进商场、进街区、进社区、进农村、进平台、进机关、进企业,提高政策知晓率和消费者参与度。支持住宅老旧电梯、老旧营运船舶、物流设施设备等更新,提标扩围支持农业机械、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以及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扩大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增和更新公务用车原则上全部采购新能源汽车。完善城乡充电网络布局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电设施建设。2025年,全市新能源乘用车年销量占乘用车年销量比重达40%以上,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2.8万个,全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装、家电等领域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机关事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质扩容服务消费
(四)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打造岳阳特色餐饮文化,做好老字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传承,持续策划推广“岳阳一桌菜”,优化和更新岳阳“美食地图”。培育“岳阳烧烤”地理标志产品,支持、指导申请和注册“岳阳烧烤”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激发岳阳餐饮创新能力,推广“餐饮+小吃”“餐饮+音乐”“餐饮+场景”等多元素新运营模式。精心举办“2025啤酒美食季”,组织开展“舌尖嘉年华”共享美食汇系列活动。(市商务局、市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促进家政服务消费。积极开展“家政兴农”、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支持家政企业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技能培训,推动发展保育、保姆、管家等多种家政服务供给。鼓励相关单位、行业协会和家政企业定期组织举办各类家政技能大赛,评选家政服务业行业明星人物,形成家政行业的示范和特色,推动家政行业品牌化发展。(市商务局、市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六)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短视频营销等电商新业态新模式,鼓励电商基地、企业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电商营销和场景创新。开展“电商促产业转型”系列对接活动,支持平台、电商企业向线下拓展业务,引导线下企业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电商园区、电商小镇。(市商务局、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着力扩大体育消费。积极推进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培育户外运动好去处和户外运动线路,利用山水陆空等资源,大力发展户外运动项目,创新户外运动消费场景。全面深化体旅融合发展,大力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办好岳阳马拉松、汨罗龙舟赛、临湘垂钓赛等自主品牌赛事,鼓励各县市区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品牌。(市教体局、市文旅广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挖掘绿色消费潜力。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和绿色建材等系列下乡活动。鼓励企业加大绿色生产技术与设备研发投入,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特别是新能源设备的更新改造。加快培育低空经济,充分释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动能,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优化低空消费服务。(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丰富文娱消费供给。聚焦动画、漫画、新生代影视等青少年群体消费的新趋势,鼓励景区、度假区、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开发交互式沉浸式数字化体验产品、影视衍生产品,加强虚拟文化创意形象等产品开发。招引头部导演团队开展合作,加快推进热门IP项目落地实施。(市文旅广电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和消费品牌
(十)培育壮大各类经营主体。加大对中小微商贸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其在社区、农村等区域拓展业务,挖掘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支持各类文旅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鼓励演艺、景区、餐饮、住宿、文创、非遗等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乡村民宿、酒店客栈业态。2025年,全市新增限上商贸流通单位120家以上、星级旅游酒店和等级旅游民宿10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6家以上。(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强化消费品牌引领。分级打造岳阳消费名品方阵,加快培育一批岳阳消费名品、企业品牌及区域品牌。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推动首发经济发展。(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创新多元消费场景
(十二)举办消费融合活动。依托承办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立足本土特色资源禀赋,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健康消费、赛事消费等多种消费场景。每年至少组织举办2场有影响力的演唱会活动,每月至少组织举办一次体育赛事。深化岳阳楼日、洞庭渔火季、洞庭观鸟节、芦苇艺术季等本地文旅、赛事品牌打造。(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市教体局、市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打造消费融合场景。支持地标商圈、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流量首店等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和跨界融合,积极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对接优质运营店和品牌,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消费示范区。加强闲置老旧厂房设施改造利用,促进主题餐饮、特色零售、娱乐休闲、青年文化等多种业态与富有历史文化记忆的码头、仓库、铁路深度融合。(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改善优化消费环境
(十四)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片区改造提质等项目建设,提升和完善特色街区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业态布局,打造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融合型新型消费设施和场景。加强通信网络、新技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多行业应用加速融合。持续完善传统商圈、商超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增设停车场、休息区、母婴室、老年服务区等便民设施,提升消费舒适度和体验感。(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城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提高消费服务质量。聚焦消费集中的企业、行业、区域,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厅、放心景区。多维度集中宣传市场主体促销形式、让利举措,扩大社会参与度,实现“政府服务、企业促销、群众受益”。推动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重点领域信用核查和诚信评价,积极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提高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先行和解率,探索与平台企业售后渠道关联,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和兑现率。深入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发挥12315、12345热线作用。(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明确任务举措,加强工作协同。要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推广一批创新示范经验。市发改委、市商务局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健全统筹协同、定期会商工作机制,按月调度消费运行态势,及时跟踪研判消费趋势特点和政策实施成效。
本文件自2025年7月1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