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正街----一部岳阳百年商贸史

来源:洞庭潮2020-09-18 10:49
浏览量:1|| | ||

岳阳南正街,这是一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街,曾承载了无数人间沧桑,也见证了不同时代的风雨变迁。南正街原名南十字街,明朝以前不足百米的一条通道,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清《乾隆岳州府志》载:“南十字街,在南门外,西通街河口,南通天岳山街,东通旧县前街,北通吊桥街。”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枪炮打开了长江沿岸城市通商渠道。1899年,岳州开埠后,就有英、美、日、德、俄等外商纷纷在岳开设各种公司。据1926年有关资料统计:9家外商公司,设在南正街的有3家;24家外商代销店,位于南正街的有16家。

1938年,日军侵占岳阳后,外商公司不得已全部撤离,日商顺理成章垄断了市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岳阳结束其外商公司及其代理商号的商业历史。到了民国时期,北洋军傅良佐部在全城放火,南正街、竹荫街等繁华地段,大都烧成灰烬。不久,南(湘粤桂)军进城后,岳再遭洗劫。岳州商业遭此三番两次的抢劫,损失之惨重,为历次军阀混战中最重的一次。到了1948年,南正街商业再次迎来繁荣时期。其中享有盛名的有严万顺启记老药号、谢天吉药店、戴豫康绸布店、毛华盛绸段匹头号、永泰和布店、宝成银楼、周德馨酱园、味腴酒家等。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南正街也进入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新的繁荣时期,20世纪60年代,北正街与南正街连成一体合称南正街,70年代后,改称洞庭南路,现在的所有标志就是洞庭南路。十字街由东往西,就是现在的竹荫街至街河口,一直延伸至洞庭湖边上。那一个时期,就在这个十字交叉口形成了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圈。足足出现了令一代老岳阳人抹不去的记忆。如国营岳阳饭店、国营南正街冷饮店、国营南正街寄卖店、国营南正街钟表社、国营巴陵面馆、国营南正街百货商场、国营旭日照相馆、国营南正街南货商场等等。80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的东移北扩,南正街往日的喧哗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渐渐沉寂下来。南正街成为了一代老岳阳人抹之不去的记忆。

曾位于南正街十字路口中央的南正街百货商场,已经找不到原貌了。

当年的冰厂和冷饮店遗址。

现在的南正街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南正街的蔡师傅当年从武汉学习来的手艺,改革开放后,饮食服务公司改制蔡师傅下岗后,自己凭着一技之长做出了与南正街齐名的豆皮。

这已经是蔡师傅第3代传人了。

竹荫街上的旭日照相馆,那可是上个世纪最火爆的地方,全市唯一一个照相馆,直到90年代才安静下来,现在空无一人,等待拆迁改造。

从竹荫街往西,过了南正街十字路口,就是下面这个街河口。这不是一般的小街,据说里面每一块砖都藏着故事。

首先进去的是这个老房子,它是当年的日杂公司遗址,上个世纪30年代建的,当年购买生产资料如渔需、化肥、锄头扁担等就是在这里。

接着往里走,居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市饮食服务公司门面在这里。

1958年建的水运职工医院,如今人去楼空。很多老人怀念在这里打针看病的日子。

鱼巷子的木质结构顶梁还在支撑着鱼贩子的传奇故事。

小巷带着你穿越时空,通向过去的茶巷子、鱼巷子里的记忆

当年的汽车站居然在这里,可以想象人们排着长队等车的景象。

鱼巷子青石板承载着几百年的卖鱼买鱼的故事。

沿着这条青石板一直走就是油榨岭,岳阳最初的手工业作坊形态基本集中在这里。铁匠铺、剃头铺、榨桐油作坊、酿酒作坊一应俱全。桐油作坊现已是院门紧闭深似海了……

最早的港务局在这里办公,管理着整个洞庭湖水上货运。

它的斜对面是当年东方红电影院的职工宿舍,这里也曾经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上个世纪60--70年代朝鲜电影又哭又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的新闻简报的段子都来自这里。

顾文华家里是世代馕酒,到了民国时代创吕仙谷酒作坊,如今已经不知道是第几代传人还在烧酒。

刘文学家以前是铁匠铺,现在也不知道是他的第几代功夫传人继承下来继续打铁。

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仿佛在穿越时空,可又确实一切今在。这位老人已经在这里靠着传统手艺生活了一辈子。

这个配钥匙的行头,源自民国时期,居然还在使用中。

院落早已经是人去楼空,只有这对狗狗依然不离不弃,互相照顾到老,恍若隔世。

路的尽头就是曾经的南岳坡码头旧址,如今已经成了渔民贩鱼的直接交易场所,每年秋天,这里人山人海,洞庭湖渔船靠岸总伴随着满仓活鱼,喊价声,喧闹声从早到晚飘荡在湖面。

时代变迁了,岳阳老街----南正街即将在新时代下翻开新的一页。任时光匆匆流逝,无论是沧桑巨变,旧貌新颜,不变的是一代老岳阳人的记忆和那些在记忆里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