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锡溥

来源:市档案局2024-07-30 16:14
浏览量:1|| | ||

深入民间问疾苦,百姓称为“真知县”

在名闻遐迩的“湘中七子”中,有兄弟二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周锡溥、周锡渭。

周锡溥(1745-1804年),字文渊,号半帆汇泉。汨罗高家坊山陂冲人。自幼聪慧过人,4岁能诵经,9岁能诗文,11岁参加县试名列前茅。15岁补弟子员,22岁肄业于岳麓书院,科试第一。29岁中举人,30岁中进士。回湖南担任湘阴仰高书院山长,并先后主讲于溆浦、浏阳东山、醴陵渌江等书院。因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而闻名,与其弟锡渭荣列“湘中七子”。后授官甘肃宁朔知县,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调任武威知县。次年,以继母丧归故里,结束政治生涯,以余生致力于教育。

周锡溥任职甘肃宁朔知县时,因宁朔地处偏远,地方寒苦,流沙覆盖,广种薄收,加之清兵驻防于此,粮秣、夫役等概由当地百姓负担,百姓苦不堪言。年青力壮的纷纷外逃谋生,年老体弱的则卖儿卖女。他到任后,深入民间,访民疾苦,作《宁夏采风诗》8首,详述科敛之重,百姓之贫,并将其送呈甘肃藩司汪筑伊,力主缓征徭役,减轻百姓负担。升官兼任水利同知后,他跋山涉水,修渠导河,治理山水流沙,帮助发展农牧业生产,发展边区经济。在武威知县任内,他认真巡查鄂尔多斯、阿兰、鄯善诸部,深入穷边,考察异俗,以诗歌形式记述,留下了许多诗歌体裁的第一手边塞资料。百姓称他是难得的“真知县”。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周锡溥因守母孝回归故里。服孝期满后,将余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历任仰高、石鼓、蓬湖、濂溪等书院山长,嘉庆九年(1804年)病故于濂溪书院。

周锡溥勤于笔耕,一生著述颇丰,所遗除前面提到的《宁夏采风诗》8首外,还有《安愚斋诗文集》等,《沅湘耆旧集》收入其诗73首。按察使秦小岘曾刊行其稿,评价说:“诗思俊拔,欣蹙促舒,中挑外引,而调旨弥见其清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