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预

来源:市档案局2024-07-30 16:14
浏览量:1|| | ||

平生博学多著述,开凿运河通巴陵

晋天纪二年(278年),西晋名将著作家杜预出任镇南大将军、都督①荆州诸军事。他“立功建德”,被百姓尊称为“杜父”,晋史记载当时民谣曰“后世无叛由杜翁,孰识智名与勇功”。时为荆州全境中心的巴陵(今岳阳)不仅留有杜预治水的足迹,而且颇得其利。

杜预(222-285),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司马壹恣之婿。虽出生于曹魏官宦之家,但毫无纨绔习气。杜预在家奋发图强,博览群书。平生博学多通,于政治、经济、历法、律定、历史、算术、工程等诸方面均有研究与著述,时人称他为“杜武库”。在群经中,特好左氏,自称“《左传》癖”,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为现存最早《左传》注本。杜预曾参与修订晋律,负责法律注解。他将汉魏律令的773万字,26000余条简约为12万字、2900余条。这在法律编纂上是一个大的进步,对后世封建法律的编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杜预在《律序》中提出的“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是我国法律史上区分律、令的最早定义。

晋天纪二年(278)积极主张灭吴的杜预任镇南大将军,南下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接替原荆州都督羊祜的职务。当时的荆州,辖今湖南、湖北和贵州、河南、广西等省部分地区,为国之重地。天纪四年(280),杜预与王浚等人发兵灭吴,速战速决,一举得胜,结束了汉末三国分裂割据状态,中国重归一统。这次灭吴之战,显示了杜预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杜预主管荆州期间,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一方面“勤于讲武”,坚持操练军事,一方面加强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沟通南北水运成为他最有影响的政绩之一。

当时的长江荆州河段,河道弯曲,水流湍急,水患连年,饿殍遍野。杜预率员到荆江和洞庭湖一带实地勘察,一个既治理长江水患又沟通南北交流的治水规划由此诞生。他率领民众和解甲归田的官兵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开凿了一条从杨口(一说在湖北潜江县西北,即古杨水入沔水之口;一说即今石首市调弦口,因杨歧而得名)到巴陵长达1千余里的运河,使夏水和沅、湘两水直接沟通,既缓解了长江的泄洪问题,又改善了荆州南北间的漕运。同时加强了朝廷对南方各州郡的统治,促进了南北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巴陵百姓从中受益匪浅,仅公私受益之田就有万余顷。谁也没料到,这一运河的开通,使日后的巴陵竟发展成了南北漕运的枢纽和商贾云集之地。

①都督:地方军政长官。魏晋时都督诸州军事,往往兼任所驻在之州刺史,总揽本区军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