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巷新生!岳阳这10条街巷改造后美到认不出

来源:岳阳日报2025-04-14
浏览量:1|| | ||

  暮春时节的岳阳,阳光斜斜地铺在洞庭南路的麻石路上,街角公园新栽的绿化树在微风中摇曳,与青瓦白墙的民居相映成趣。4月9日,记者走进岳阳楼历史文化示范片区,探访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的“四街六巷”城市更新改造项目。这些承载着岳阳老城记忆的街区,正经历着一场“内外兼修”的蜕变——破落的屋顶换上了黛瓦,杂乱的线缆埋入了地下,40多座街角公园散落在居民楼房前屋后……而最动人的是市民们眼底藏不住的笑意:“老巷子有了新气象,日子也更舒适了!”

  老城更新修旧如旧也要“宜居宜游”

  沿着三五一七路前行,7座街角公园已初现雏形。“这里过去是堆杂物的荒地,现在修建成了口袋公园,附近居民有了更多休闲场所。”市城投集团项目负责人刘景指着眼前正在进行绿化的街角公园介绍。

  作为第四届湖南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四街六巷”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主要对岳阳楼历史文化片区10条街巷两侧的建筑立面、公共区间进行提质改造,具体为巴陵西路(含亮化)、洞庭北路、三五一七路、洞庭南路三期、油榨岭、游击巷、红船厂巷、韩家湾路、洞庭庙路、大鄢家冲路,包括建筑提质改造、停车场提质改造、景观改造方方面面,改造以“保留原真性,实现有机更新”为核心理念,为老城注入新活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正踩着脚手架为洞庭北路的老建筑更换传统陶瓦,破损的清水砖墙经打磨勾缝后,重现历史肌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请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设计院‘量身定制’方案,门窗、雨棚都尽量按老图纸修复。”刘景说,改造不仅要让建筑“返老还童”,更要留住岳阳人的乡愁。洞庭庙路的青砖黛瓦、游击巷的麻石台阶、韩家湾路的雕花窗棂,都在修缮中被小心翼翼地保留。

  在岳阳市一中门口的雪莲居,记者目睹了“旧貌换新颜”的奇迹:曾经杂乱的店面招牌统一为木质仿古样式,墙面刷成素雅的白色,檐口加装了中式飞檐,连空调外机都藏进了雕花格栅里。“以前这里像‘补丁墙’,现在成了‘民国风’打卡地!”陪读家长李女士笑着说,“孩子们晚上下课,走在亮堂整齐的路上,家长更放心了。”

  文化赋能复刻历史记忆中的“烟火气”

  “老城更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让历史与现代对话。”刘景介绍,在“四街六巷”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立项、设计、建设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老城改造不仅要提升宜居度,更要成为展示岳阳文化的“窗口”。

  夜幕降临,游击巷的灯光渐渐亮起,一场“时光穿越”悄然上演。入口处的投影灯在石阶上勾勒出挑水人的剪影,墙面上浮动着老码头装卸货物的动态画面,暖黄色的灯笼沿着巷壁延伸,仿佛带人回到20世纪的航运岁月。“我们以‘小巷旧时光’为主题,用灯光讲述游击巷的故事。”这条曾见证洞庭商帮繁华的巷子,将通过文旅灯光设计,

  把历史场景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挑水埠头的青石板被重点照亮,老井旁增设了互动投影,游客可以“参与”当年的生活场景。

  “汉森大厦、百货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的亮化工程同样别出心裁:既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又增添了现代商业氛围。”改造完成后,巴陵西路将再现昔日的场景,“以后晚上逛这里,像走进了老电影里的街区,既有烟火气,又有文艺范。”

  这种对历史的尊重,体现在各地各处细节的修缮中。油榨岭巷的危房改造中,特别注重保留街道历史记忆,在路口设置了油榨岭微博物馆、手工榨油体验坊,展示古法榨油的同时,让游客动手参与,打造文化互动体验;鄢家冲路采取分类提升的设计,尽可能保留历史建筑外观上有价值的记忆和时光痕迹,保留前店后居的烟火气……

  民生提质细节里藏着“幸福密码”

  “以前下雨出门得穿胶鞋,现在再也不怕踩泥巴了!”洞庭庙路居民张建华站在新铺的沥青路上,指着路边的排水明沟感慨。作为老城改造的“硬骨头”,这里曾因管网老化频发内涝,此次工程不仅重修了下水道,还将强弱电全部入地,空中“蜘蛛网”彻底消失。“你看这路灯,白天是复古灯笼,晚上暖光一照,巷子像画里一样。”

  在洞庭北路经营鱼馆的王老板,则对老街“颜值提升”赞不绝口:“以前各家招牌‘各自为政’,有的大红大绿,有的歪歪扭扭,现在设计更改成了古铜色牌匾,还不要我们花钱!”记者看到,整条街的门店招牌风格协调,与岳阳楼景区的古韵相得益彰。

  剪刀池旁的空地上,一座名为“洞庭翠影营地”的街角公园刚刚落成,棒棒糖、星星月亮造型的景观树木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以前遛娃要坐车去公园,现在下楼就是‘儿童乐园’,老人也有了更多活动空间。”宝妈陈可可推着婴儿车在这里漫步,“老巷子不仅变美了,还变‘暖’了。”

  行走在“四街六巷”,记者感受到的不仅是建筑的蜕变,更是城市温度的提升:破损的屋顶修好了,积水的巷道通畅了,闲置的荒地变成了公园,杂乱的街区有了文化味。“旅发大会是一次‘大考’,但我们更看重的是长远效益。”市城投集团文旅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造项目预计4月底基本完工,届时这片老城区将以“修旧如旧的历史街区、舒适便捷的宜居社区、文旅融合的打卡景区”三重身份,迎接八方来客。而对于老街居民来说,他们熟悉的老城,正在变得更美好、更温暖、更有归属感。